二、引用曾子和乐正子讨论孝道的言论,讨论了孝道的涵义、本质和社会意义。
三、论述悌道的由来、履行之法及其意义。
四、记述天子、诸侯访老、敬老之礼,并引用《乐记》文字,说明礼乐对提高人品德修养、治理天下及大学实行养老礼的意义。
本篇仅选《祭义》篇其中三节。第一节讲“礼乐”的关系,个中观点与《乐记》的《乐化》略同,故录之。本篇谓“乐”治心,主内,其功在“和”;“礼”治“身”,主外,其效在“顺”。第二节和第三节均与“孝”有关。众所周知,儒家重孝,读毕此节,大家会明白“孝”并不仅是孝顺父母的事,而是统摄一切行事为人的基点。而什么才是“孝”的义?一言以蔽之曰:“敬”。
君子曰:『礼乐不可斯须去身 [] 。』致乐以治心 [2] ,则易、直、子、谅之心油然生矣 [3] 。易、直、子、谅之心生则乐,乐则安,安则久,久则天,天则神。天则不言而信,神则不怒而威,致乐以治心者也。致礼以治躬则庄敬,庄敬则严威。心中斯须不和不乐,而鄙诈之心入之矣。外貌斯须不庄不敬,而慢易之心入之矣。故乐也者,动于内者也;礼也者,动于外者也。乐极和,礼极顺,内和而外顺,则民瞻其颜色而不与争也,望其容貌而众不生慢易焉。故德辉动乎内 [4] ,而民莫不承听;理发乎外 [5] ,而众莫不承顺。故曰:『致礼乐之道,而天下塞焉 [6] ,举而错之无难矣 [7] 。』乐也者,动于内者也;礼也者,动于外者也。故礼主其减 [8] ,乐主其盈 [9] 。礼减而进,以进为文;乐盈而反,以反为文。礼减而不进则销,乐盈而不反则放,故礼有报而乐有反。礼得其报则乐,乐得其反则安。礼之报,乐之反,其义一也 [10] 。
斯须:须臾,片刻。
致:深审,深入体会研究。
子:慈爱。谅: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