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你听说过齐景公杀养马人的故事吗?”长孙皇后的第一句话就
“陛下,你听说过齐景公杀养马人的故事吗?”长孙皇后的第一句话就把李世民的注意力拉过来了,他饶有兴趣地听着皇后说下去,“齐景公的一匹马死了,要杀养马人。有个叫晏婴的臣子站出来说,养马人有三条罪状。齐景公催着晏婴快说哪三条,晏婴说:‘第一条罪,养马人失职,没有养好马而被杀;第二条罪,养马人使国君因马死而杀人,全国的老百姓知道了,必然会埋怨国君把马看得比人还重要,这会损害国君的声誉;第三条罪,诸侯知道了这个消息,必然会看不起齐国,降低齐国的威信。’齐景公一听,说:‘杀一个养马人会带来那么多的麻烦事,那不杀就是了。’”
李世民听到这里,知道皇后是在借说故事批评自己,想想也确有道理,于是改变了主意,释放了那个养马人,仍让他为自己养马。
自此以后,养马人更尽心尽职地喂马,再没有发生过差错。
血气之初,寇仇之根。报冤复仇,自古有闻,不在其身,则在子孙。人生世间,慎勿构冤。小吏辱秀,中书憾潘。谁谓李陆,忠州结欢?
霸陵尉死于禁夜,庾都督夺于鹅炙。一时之忿,异日之祸。
张敞之杀絮舜徒,以五日京兆之忿;安国之释田甲,不念死灰可溺之恨。
莫惨乎深文以致辟,莫难乎以德而报怨。君子长者,宽大乐易,恩仇两忘,人己一致。无林甫夜徒之疑,有廉蔺交欢之喜。噫,可不忍欤!
血气方刚的时候,容易与人结怨,因此要防止结下仇恨的根苗。自古以来就有大量的报仇雪恨的例子,即使冤仇没有发生在本人身上,那么在其子孙身上也会得到报应。所以人生在世,要谨慎行事,不要轻易与人结下冤仇。晋朝孙秀在当小吏的时候多次受到潘岳的侮辱打骂,后孙秀以潘岳追随南天司马允作乱为由状告潘岳,潘岳及其族人因此获罪;三国时吴国太常潘濬担心中书郎吕壹利用职权、罗织罪名陷害忠良的做法会给国家带来祸患,就在孙权面前陈说吕壹的罪行,吕壹终被孙权所杀。唐代李吉甫受陆贽所害,多次被贬,却在被贬忠州后化干戈为玉帛,和陆贽结为莫逆之交。
霸陵亭尉被杀,是因为西汉李广被贬为百姓后,有一次晚上回家走到霸陵亭,他阻止李广通行;晋代人庾悦被夺去兵权,是因为先前他曾在刘毅向他讨要鹅肉的时候欺负刘毅。霸陵亭尉和庾悦都是由于一时之愤与人结下冤仇,结果遭到了报复,酿成灾祸。
西汉张敞杀了絮舜,是由于絮舜挖苦他只当了五天的京兆尹,办案能力值得怀疑;西汉韩安国原谅了那个在狱中曾以“溺死灰”之言欺负辱骂他的田甲,显示了其宽阔的胸怀。
天下最惨的事莫过于无端罗织罪名而置人于死地,天下最难的事莫过于以德报怨不计前嫌。君子和品德高尚的长者,胸怀博大,为人宽厚,不计个人恩仇,待人如待己,人们亲近这样的人。唐代宰相李林甫嫉贤妒能,结下许多仇怨,所以他每天都戒备森严,改换住处,担心刺客杀他;而战国时的廉颇和蔺相如摒弃前嫌,终成刎颈之交。冤仇宜解不宜结,不与人结怨,生活便快乐而轻松。一旦与人结怨,也应该采取以德报怨的行为来化解仇怨。面对挑衅,怎能不忍一忍冲突之心呢?
齐襄公是个无道的昏君。当时的齐国,有两位高瞻远瞩、经天纬地的人才:一个是管仲,一个是鲍叔牙。他们两人商议说:“国君如果再这样昏庸下去,必然会丧失政权。齐国的各位公子中值得辅佐的,只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。我们各侍奉一人,先得志的一个就招揽另一个。”
他们说的公子纠是齐襄公的长子,是鲁国女子所生;公子小白是次子,是莒国女子所生。于是,鲍叔牙跟随公子小白到了莒国,管仲跟随公子纠到了鲁国。
- 985毕业生vs二本毕业生,出路有何不同?[图]
- 职场忌讳:别和领导走得太近[图]
- 双非本科的银行秋招个人分享[图]
- 财务岗位职责有哪些[图]
- 鱼腥草是什么介绍食用方法和效果[图]
- 桃花的美白祛斑效果很厉害[图]
- 孕妇夏季如何防蚊虫?[图]
- 如何知道怀孕了?[图]
- 孕妇哪些情况下须做引产术[图]
- 根据自身特征选择健身方式[图]